投稿须知
  为了规范学术论文及体例和格式,本刊对论文投稿作以下要求:
  一、基本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范畴,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内容应涉及新闻学、传播学及相关领域。
  2、投稿论文须未曾在其他任何形式的出版物或网站刊登和发表,本刊严禁 ...
最新资讯 首页 >最新资讯 >

新闻真实实现的含义与内在要求

发布时间:2005-11-28 10:05:00
    关于新闻真实的所有论述,主要目的在于理解新闻真实含义、意义的基础之上,为实现新闻真实提供一定的路径和方法。因此,如何实现新闻真实,如何防治虚假新闻,必然是、也应该是新闻真实论的核心内容。新闻真实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各种力量聚合的结果,它既需要良好的新闻传播与收受环境,更需要所有参与新闻活动者的共同努力。实现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最基本的目标。实现新闻真实,着眼于新闻传播的系统性和完整的过程性,因而实现新闻真实与实现真实报道不能完全等同。但实现新闻真实,无论从传统习惯上看,还是从实际的新闻传播出发,都着重于再现真实的实现。因而,我们对新闻真实实现含义与内在要求的阐释,将更侧重于真实报道这个环节,但也不会完全忽视对其他环节的考虑。
  一、实现新闻真实的基本含义
  新闻传播达到了怎样一种状态,才算实现了新闻真实,这并不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一时一事的新闻真实(具体真实)是容易实现的,也是比较好理解的,而整体真实的实现不仅比较困难,也不大好理解。但要阐释新闻真实实现的完整含义,两种层面的真实都必须考虑到。新闻真实作为一个新闻认识论概念,其实现当然是认识论范围的事情。这些都是我们理解实现新闻真实含义的基本前提。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对实现新闻真实的含义做出如下解释。
  实现新闻真实,首先是指新闻传播者实现了真实报道,即新闻媒体传播出去的新闻本身是真实的,是与报道对象(新闻事实)相符合的。实现真实报道(或叫再现真实),是实现新闻真实的基础。如果在报道环节上出现了虚假新闻,实现新闻真实就失去了谈论的基点。因此,实现新闻真实首先是新闻传播者的职责和使命,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每每讨论新闻真实问题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传播者身上的原因。
  实现新闻真实,其次是指真实新闻被新闻收受者准确理解。新闻真实是在收受者的理解中实现的,是在收受者对新闻文本符号包含的信息的想象中实现的。记述、再现新闻事实的文本符号,内含着新闻事实的发生、展开过程,内含着新闻事实的形象变动过程,这一切需要收受者在视听新闻文本时,凭借想象去还原客观事实的面目;新闻文本中那些相对概括、抽象的事实陈述(如数字、概括性的事实等),则需要收受者通过理性的分析、推理等去理解。“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不能将符号还原成图像或形象,或找出同义关系,则说明不能理解其符号”①,而不能理解再现新闻事实的符号,新闻的真实性当然不能在收受者那里得到实现,也就意味着新闻真实没有得到实现,因为任何一种传播都是以收受者为归宿的。如果收受者通过想象,将记述、再现新闻事实信息的符号②还原成清晰的或模糊的事实变动形象,也就基本达到了对事实的把握,也就为新闻真实的实现奠定了新的基础。
  实现新闻真实,第三是指真实新闻被新闻收受者认可或相信,即收受者相信新闻是真实的。真实是相信的基础,但只有人们愿意相信新闻是真实的,它在人们心目中才能成为真实的新闻。“除非某人相信某个事情是如此这般,否则他不可能认识这个事情是如此这般。”③当受收者认识到并且相信新闻是真实的,我们就可以说,新闻对收受者来说已经转换成了一种真知或知识④,这时新闻真实也就实现了,产生了真实的效果。尽管新闻报道一旦成为现实,新闻本身的真实与否便不依赖于任何人的相信与否,即新闻真实变成了客观事实,但如果收受者不相信新闻的真实性,即使他或她准确理解了新闻,新闻也不会以真实新闻的方式在其身上发挥作用。因而,新闻真实就没有得到实现,收受者不会把新闻作为正确的、可靠的、有用的信息来对待或运用。收受者是否相信一则新闻的真实性,是否相信一家新闻媒体传播的新闻,是否相信一个国家新闻媒体传播的新闻,依赖很多条件。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收受者是否愿意相信新闻是真实的,永远是新闻真实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因而,塑造具有公信力的形象,是所有新闻媒体生存的永恒追求。
  由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完整的新闻真实实现是由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双重主体(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共同完成的,是由真实报道和理解真实、相信真实共同构筑的。“一种陈述状态的真实性是要看它的对象,真实效果(及真实的表现——引者)不是通过客体,而是通过信息传播过程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双方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的。”⑤这是新闻真实实现的基本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总结:所谓实现新闻真实,是指在传播者真实再现新闻事实的前提下,收受者准确理解了新闻,并相信新闻是真实的。
  二、实现新闻真实的内在要求
  新闻真实的实现,是一种传播的结果、传播的效果。根据上面对实现新闻真实含义的简要分析,我们已经看到,实现新闻真实有一些内在的要求。由于实现新闻真实既依赖于传播者对新闻事实的真实再现,又依赖于收受者对新闻的真实理解和相信,因而这种内在的要求主要指向传播者和收受者。
  1、真实再现的实现
  这是对新闻传播者的要求,也是实现新闻真实的基础和初级目标。再现真实的实现是实现新闻真实的主要诉求,也是人们对实现新闻真实的基本理解和主要期待。传播者如何反映事实世界,才算达到了新闻真实,才算实现了真实再现,这是与新闻传播者拥有的新闻观、新闻真实观密切相关的问题。不同的新闻观、新闻真实观对新闻真实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诉求。根据我国学者对真实再现的普遍理解,可以大致把真实再现应该达到的状态描述如下:
  第一,真实再现不仅要实现新闻报道的具体真实,而且要努力达到整体真实的境界。任何一家新闻媒体,首先要确保每篇具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进而要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对本媒体确立的目标报道领域的整体状况做出比较全面、客观的反映,为人们比较准确了解和把握一定领域的整体状况奠定基础。如果所有的新闻媒体,或至少是绝大多数媒体,都能达到这样的状态,那么,新闻报道所造成的组合效应或整体效应,便能对一定时空范围内整体的事实世界做出比较真实的反映⑥。具体真实是新闻真实的碎片,整体真实是新闻真实的板块。传播者既要向人们提供五彩斑斓的真实碎片,也要向人们塑造拼贴画式的真实板块。实现具体真实是实现真实再现的现实的、可行性的要求,实现整体真实是实现再现真实的理想的、应该追求的境界。
  第二,就具体的新闻报道而言(它是人们实实在在、每时每刻面对的新闻),传播者不仅要根据新闻传播的内在要求,及时反映新闻事实的现象变动层面的状况,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反映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传播者应该承担识破事实假象的义务,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专业素养和品质,不应该停留在“有闻必录”的、纯粹客观主义的镜像式报道层面⑦。闻录意义上的真实、现象层次的真实,是实现新闻真实最低层次的要求,因为“即使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及其原因全部符合客观事实,也未必能真正解释事件的真相;即使传媒上的每一篇新闻报道都合乎客观事实,人们从全部新闻报道中所看到的也未必就是一幅现实社会的真实图景。”⑧全面的真实、正确意义上的真实、本质层次的真实,是实现新闻再现真实高层次的要求。
  第三,以再现真实为己任的新闻传播者,要想方设法使收受者相信再现真实的真实性。不管是具体真实,还是整体真实,不管是现象层面的真实(包括真相与假象),还是本质层面的真实,都不是简单的可以拒绝传播者主观影响的真实,总是在传播者一定新闻观、新闻真实观下建构的真实。因此,如何使收受者相信新闻的真实性,也是再现真实的内在要求。“记者的工作不仅限于让人知道新闻,还要让人相信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本义是认知的传播,只能以陈述的方式出现。它的结果仅仅是在新闻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认知平衡。要尽量达到信息发送者‘使别人相信’和信息接收者‘能够相信’之间的平衡。”⑨能够使收受者相信新闻是真实的,不仅需要坚守新闻传播的专业主义的原则,诸如客观、全面、公正、及时、公开等,还要通过一些直接的方法与技巧让人相信,比如证实新闻是可靠的、可信的。再现新闻事实的过程,也是传播者向收受者不断证实新闻真实性的过程。
  2、理解与确信
  这是新闻真实实现过程中对新闻收受者的期待,也是实现新闻真实的标志和高级目标。如上所述,只有被理解了的真实、相信了的真实,才会达到新闻真实传播的效果,使再现真实得到实现。因而,理解与相信再现真实,是新闻真实得以实现的核心心理机制,也是新闻真实实现的内在要求。
  理解新闻的前提是收受者具有基本的媒介素养,“媒介内容对人有何种影响,受众本身的特征是重要的决定因素”紒紛矠。能够把新闻当作新闻(如果把新闻当作文学作品,当作理论研究等,那就会出现理解上的根本错位。),能够以新闻的本质来理解新闻,是收受新闻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样的新闻收受才是自觉的,对新闻的相信才是理性的,而不是盲目的。如今,随着人们媒介素养的不断提高,收受者对新闻的真实与虚假有了基本的鉴别能力,对新闻媒体的真诚持有越来越多的怀疑,对新闻的相信变得越来越加细致,收受者对新闻媒体基于各种利益制造、策划新闻的手段越来越熟悉,新闻媒体那种无私的、公正的神圣面纱已经被揭开,人们已经比较充分地认识到任何新闻媒体都是某种利益集团,不可能代表所有人的利益。因此,在今天这样的世界里,“不可能会有人全盘相信新闻”紒紜矠,媒体赢得人们信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理解的过程是收受者与新闻文本(作品)进行交流的过程、对话的过程,是收受者运用自己的既有的“所知”图式和方式解读新闻文本的过程,是收受者在一定的媒介语境和社会语境中解读新闻的过程,也是新闻文本信息、文本蕴含的各种意义向收受者展开的过程。“对于所有文本来说,只有在理解过程中才能实现由无生气的意义痕迹向有生气的意义转换”紒紝矠,可见,理解者始终是理解关系中最重要的一方,因此,作为新闻收受者的理解者的素质制约着理解的景象。一般而言,制约和影响收受者理解新闻的因素有:收受者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认识能力等,都将直接决定收受者能够从新闻文本中解读出什么样的信息,多大量的信息,多深层次的信息;收受者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政治信念、人生信仰等,既可能加深他对相关信息的理解,也可能使他轻视或无视文本中另一些信息的存在和意义;收受者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欲望、理想等心理因素同样会像筛子一样,过滤掉文本中一些信息,却放大另一些信息,并对理解方向、侧重、层次等构成不同的影响;收受者的现实需要、利益观念、所处环境等更会直接影响到他对文本的理解。总之,收受者对新闻文本的理解只能用他的理解图式去理解他所面对的对象,这是任何收受者永远逃脱不了的客观逻辑。
  理解的结果是收受者对新闻文本形成的判断和评价。收受者对一则新闻理解的结果,表现为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对新闻的事实判断,即新闻在他的理解中再现了什么样的事实;二是对新闻的价值判断,即新闻在他的理解中有什么样的意义,满足了他自己什么样的需要(这种评价有可能是自觉的,也有可能是不知不觉中的)等。收受者对新闻的理解,既可能与传播者的期望相符合,也可能与传播者的期望相背离,但大多数情况下则可能介乎其间。收受者对新闻的理解结果,也是再现真实在其观念中留下的痕迹。
  理解新闻是收受者相信新闻的前提(不理解的相信是建立在他对媒体的信任的基础上的),而确信与否是对理解结果的态度。理解了新闻的内容,并不必然意味着相信新闻的内容,只有充分认识到新闻是真实的,收受者才会相信新闻的真实性。



上一篇:当前中国传媒市场投资分析
下一篇:“短平快”项目吸纳新增就业近7万人

人民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